花容眼睛 > 白内障 > 白内障高端晶体有几种?5款高端进口人工晶体品牌区别介绍

白内障高端晶体有几种?5款高端进口人工晶体品牌区别介绍

曝光!白内障高端晶体有几种?分享5款白内障高端进口人工晶体品牌区别介绍。

今天给大家谈谈白内障晶体哪些品牌好用,高端进口人工晶体品牌有哪些。白内障就是晶体浑浊了,手术就是把人工晶体摘除,植入人造晶体。

白内障高端晶体有5种

一、公布白内障高端晶体有几种?5种

白内障高端晶体有5种,美国眼力健人工晶体、瑞士icl人工晶体、日本尼德克人工晶体、德国蔡司白内障晶体、美国爱尔康人工晶体。

这5款是白内障高端进口人工晶体,使用率高,术后反馈视力清晰,看东西清楚!

下面花容眼睛将详细介绍高端白内障人工晶体品牌、区别介绍:

白内障高端晶体1.美国眼力健人工晶体介绍

▼美国眼力健人工晶体类型和价格介绍

①美国眼力健人工晶体型号有5种,分别是EP551、AR40e、Z A9003、ZCB00、ZMA00。

眼力健人工晶体EP551:适合经济基础一般的人。

眼力健人工晶体AR40e:度数选择范围广。

眼力健人工晶体ZA9003:能减轻术后眩光感。

眼力健人工晶体ZCB00:植入更便捷,减少术后钙化。

眼力健人工晶体ZMA00:对老视矫正比较友好。

②美国眼力健白内障人工晶体价格13000-22000元起不等。

眼力健人工晶体EP551价格:3200元起/只

眼力健人工晶体AR40e价格:4000元起/只

眼力健人工晶体ZA9003价格:6000元起/只

眼力健人工晶体ZCB00价格:8000元起/只

眼力健人工晶体ZMA00价格:11000元起/只

美国眼力健人工晶体介绍

白内障高端晶体2.瑞士icl人工晶体介绍

ICL是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,很软很薄的透明镜片,放置于虹膜与自身晶状体之间的睫状沟内。它是一种免虹膜激光打孔的新型晶体,使得手术更微创。

适应于18周岁~45周岁的近视患者。可矫正近视-0.5D~-18D,散光-0.5D~-6D,该手术要求前房深度≥2.80mm,内皮细胞计数≥2000个/mm2。
ICL可通过很小的手术切口植入,手术时间短,视力快速得到提高。该手术不切削角膜组织,具有可逆性。相对于框架眼镜而言,视网膜成像放大,成像质量提高,因此术后常能获得较术前矫正视力更佳的视力。

白内障瑞士icl人工晶体植入特点:可逆、高清、严谨、防护、舒适的手术方式。

①可逆。ICL晶体不同于隐形眼镜,可以长久性植入眼内。如果近视患者需要做其他眼部手术,ICL不但可以取出,而且不会影响眼睛其他结构的改变。

②高清。让眼睛恢复到卓越高清的视觉质量,矫正后视力大部分可达到甚至超越矫正前预期矫正视力。

③舒适。ICL在眼内的稳定位置让它与您的眼睛一起协调正常的运作。晶体一旦植入眼内,不仅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晶体的存在。

白内障瑞士icl人工晶体植入价格23800-38000元起。

瑞士icl人工晶体介绍

白内障高端晶体3.日本尼德克人工晶体介绍

日本尼德克人工晶体价格1500元起

日本尼德克人工晶体质量好,一直在白内障高端晶体排名前五强,想要详细细致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私信www.hryjz.com/客服哦,免费帮你解答问题。

白内障高端晶体4.德国蔡司白内障晶体介绍

德国蔡司白内障晶体型号有3种,分别是蔡司人工晶体型号是三焦(839mp)、双焦、单焦。

不过做白内障使用率较高的一款是【德国蔡司839mp晶体】植入后远、中、近视力都清晰平滑转换,术后不用戴眼镜,中距离电脑、手机阅读都没问题。

德国蔡司白内障晶体价格表:

蔡司809双焦人工晶体价格5000起;

德国蔡司909m人工晶体价格5800元起;

德国蔡司三焦点人工晶体价格26000元~30000元左右 。

德国蔡司白内障晶体介绍/www.hryjz.com/

白内障高端晶体5.美国爱尔康人工晶体介绍

美国爱尔康人工晶体是白内障高端晶体品牌之一,是目前仅有利用四焦点技术设计的三焦点晶体,可以给顾客术后清晰的远中近全程实力,在40-60cm的中距离都可获得连续的良好视力,这个设计符合国人的用眼习惯。

爱尔康三焦点人工晶体价格20000-30000元不等。

5款白内障高端进口人工晶体品牌区别是:价格、型号……

篇幅有限关于白内障人工晶体品牌和介绍就分享这么多,大家清楚了白内障高端晶体有几种,以及白内障高端进口人工晶体品牌区别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品牌,如果纠结不知道选白内障晶体哪些品牌好用,花容眼睛小编建议面诊医生看看。

除了上述提到的品牌外,选择白内障人工晶体时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、生活习惯、工作需求及个人视力期望。例如,年轻且活跃的患者可能更适合多焦点或三焦点晶体,以维持全天候的清晰视力。而老年或对近距离视力要求不高者,单焦点或双焦点晶体可能就足够了。最终决定应由专业眼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。